便秘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,大便次数每周少于2-3次,或2-3天。当粪便量少且干燥时,称为便秘。便秘在医学上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复杂症状,而不是一种疾病。主要指排便次数减少、粪便量减少、粪便干燥和排便费力。有必要结合大便的特点、我通常的排便习惯以及排便是否困难来判断是否有便秘。如果超过6个月,则为慢性便秘。那么,便秘应该如何合理治疗呢?
为什么会出现便秘?
(1)肠道部位质性疾病和炎症会引起肠狭窄或梗阻,长时间后会导致便秘。
(2)直肠和肛部疾病、直肠内脱垂、痔疮、直肠前突、耻骨直肠肌肥大、耻骨直肠分离、盆底疾病等。
(3)内分泌或代谢疾病、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减退、甲状旁腺疾病等。
(4)便秘的原因还包括系统性疾病和红斑狼疮。
(5)神经系统疾病、核心脑疾病、中风、多发性硬化症、脊髓损伤和周围神经病变。
(6)肠平滑肌或神经源传播疾病变。
(7)结肠神经肌肉疾病、假性肠梗阻、夏挽性巨结肠、巨直肠等。
(8)神经心理障碍。
(9)引起便秘的主要药物因素有:铁、类阿片、抗抑郁药和其他药物。
温馨提醒:希望广大的大家看到以上的内容有一定的帮助,在平时应该多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,关注自己生活中的身体变化,远离疾病,做到早发现、早治疗。